一、行業綜述
文化創意是以文化為元素、融合多元載體而構建的再造與創新的文化現象。文化創意產業是指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生的以創造力為核心的新興產業,強調的是主體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人通過技術、創意和產業化的方式開發、營銷知識產權的行業,因此文創行業的主要特征是知識集聚性、深度融合性、高附加值性。
文化創意行業主要特征
特征
內容
知識集聚性
文創產品以創意設計為核心,是人的知識、智慧和靈感在特定領域的物化表現,人才和技術構成了產業發展的基石和動力
深度融合性
是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等各個領域深度融合發展的產物,具有高融合性、強滲透性和廣泛輻射力,能帶動關聯產業,還可以滲透、輻射、影響到社會各層面
高附加值性
技術創新和研發屬于產業價值鏈的高端環節,其以創意設計為核心,賦予文化創意產品更高的藝術價值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根據《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分類標準》,可將文創產業分為文化藝術;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電影;軟件、網絡及計算機服務;廣告會展;藝術品交易;設計服務;旅游、休閑娛樂和其他輔助服務九大類。
文創產業分類
類別
具體類目
文化藝術
文藝創作表演、文化保護和設施服務等
新聞出版
新聞服務、書報刊出版發行、音像及電子出版物出版發行等
廣播、電視、電影
廣播電視服務和運輸、電影服務
軟件、網絡及計算機服務
軟件服務、網絡服務、計算機服務
廣告會展
廣告服務、會展服務
藝術品交易
藝術品拍賣服務、工藝品銷售
設計服務
建筑設計、城市規劃等
旅游、休閑娛樂
旅游服務、休閑娛樂服務
其他輔助服務
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生產、文化商務服務等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二、市場現狀
1、利好政策密集出臺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文化創意行業現狀深度研究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2-2029年)》顯示,文創產業是文化、科技和經濟高度融合的新興產業形態,國家為營造良好的文創產業生態和發展氛圍,相繼制定出臺《關于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的意見》、《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關于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意見》、《關于推進旅游商品創意提升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確文創產業發展方向和重點,從資金、稅收、貿易、人才培訓等方面,積極推動文化創意設計、現代科技和工藝裝備的有機結合,實現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的有效統一。
我國文創行業產業相關政策
發布時間
政策名稱
要點
2022年3月
《關于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的意見》
支持舉辦老字號文化創意活動,創作富含時尚元素、符合國潮消費需求的作品,延伸品牌價值;鼓勵老字號企業聯合有關機構運用先進適用技術創新傳統工藝,開發文化創意產品
2022年1月
《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
提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重要原則和“把文化內涵融入旅游業發展全過程”的高要求。打造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游休閑城市和街區、建設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2021年7月
《關于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意見》
積極支持運用新技術新工具賦能外貿發展,促進中小微企業借船出海,帶動國內品牌、雙創產品拓展國際市場空間
2021年7月
《關于推進旅游商品創意提升工作的通知》
鼓勵各級文化文物單位、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等不同類型開發主體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探索自主研發、合作開發、品牌授權等多種模式,引入競爭機制,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旅游商品開發經營,提升市場整體活力
2021年6月
《關于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有關事項的通知》
切實加強對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領域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事項的源頭治理;按公開透明高效原則和履職需要,編制統一的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工作規程和操作手冊
2021年3月
《“十四五規劃”綱要》
明確將“建成文化強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
2020年11月
《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創新實施文藝作品質量提升和文化惠民工程;加強國家重大文化設施和文化項目建設,加強優秀傳統手工藝保護和傳承,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
2020年7月
《關于提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帶動作用進一步促改革穩就業強動能的實施意見》
做強開放創業孵化載體,搭建多雙邊創業合作平臺,支持雙創示范基地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2019年12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產業促進法》
鼓勵文化創作創新,積極推動創意設計服務業發展,豐富創意設計化內涵,推動手工技藝與現代科技、工藝裝備、創意設計的有機融合
2019年8月
《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的意見》
拓展文化和旅游消費信貸業務,鼓勵把文化消費嵌入各類消費場所,鼓勵建設集合文創商店、特色書店、小劇場等多種業態的消費集聚地,促進文化、旅游與現代技術相互融合
2019年2月
《關于培育發展都市圈的指導意見》
加快推動中心城市集聚創新要素、提升經濟密度、增強高端服務功能,以科技研發、工業設計、金融服務、文化創意、商務會展等為重點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動服務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
2018年12月
《進一步支持文化企業發展兩個規定的通知》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投入方式,落實和完善有利于文化內容創意生產、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經營的稅收優惠政策,加大對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項目扶持力度,加強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設;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投資文化產業
2018年9月
《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
增強創新型企業引領帶動作用,推動高校科研院所創新創業深度融合,搭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平臺,完善“互聯網+”創新創業服務體系;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培育創新創業集聚區,發揮“雙創”示范基地引導示范作用,推進創新創業國際合作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2、文創是經濟發展的強勁內核
國家文創實驗區是文創設計、藝術品交易、文化貿易等文化產業發展探索示范區,實驗區指數是其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風向標,引領全國文化產業發展風向。實驗區指數指標體系包括環境支撐、創新驅動、產業發展、協同開放4個一級指標, 2020年文化環境支撐、文化創新驅動、文化產業發展、文化協同開放四個正向指數分別為257.1、370.2、119.9、232.6;其中創新驅動指標排名第一且漲幅最明顯為16.1,說明創新創意賦能文化產業已取得顯著發展成效,具有良好的可持續發展前景。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21年我國堅持以創新驅動助力文化創意產業改革升級,當前文化創意產品和服務逐漸豐富多元化,文創產業不斷繁榮發展,是我國經濟強勁內核。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營收首次突破十萬億元,比上年增長了20.9%;文化產業增加值由2017年的3.47萬億元增至2020年的4.50萬億元。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3、文化創意設計服務地位上升
文化創意設計服務是文化及相關產業的細分類別之一,也是文創產業的直接相關領域。從文化創意設計服務來看,近四年文化創意設計服務營收整體增長。2021年營收規模達到1956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6%,增速為近幾年最高,高于2018年的16.5%。同時規模以上文化創意設計服務規模占文化市場規模的比例也在增加,2021年占比16.4%,比上年的比重增加了0.6%,反映了我國文化創意設計服務在整個文化產業中地位不斷上升。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4、文創相關企業大幅增加
在政策利好的環境局勢下,大量企業紛紛落戶于文創市場,文創相關企業大幅增加。2021年新增相關企業年度注冊量首次破萬為11464家,比上年同比增長56.0%;其中新增企業中有8371家注冊資本在100萬以下,企業數量占比達73%。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PY)
5、文創跨界融合聯動
為使文化適應當前市場變化和貼近民眾生活,全國各地將文創融合其他產業多元發展,彼此間相互賦能,不僅夯實當代人傳統文化自信,也豐富文創產品數量和產業內容,實現文創產品文化與產業的雙重價值,以拉動文化消費增長。其中文創跨界融合產業形式有“文創+科技”、“文創+時尚”、“文創+工業”、“文創+游戲”……故宮的“瑞獸雪糕”、《王者榮耀》游戲中的濰坊風箏等都是具體的跨界融合文創產品。隨著文創的不斷普及,其應用場景越來越廣泛。
文創跨界融合產業形式
形式
具體表現
文創+科技
云計算創意園、科技創意集群
文創+地產
園區、街區、社區、社群集合
文創+時尚
美妝、服飾、時尚鏈條化
文創+體育
體育產品設計及產業模式開發
文創+工業
工業藝術品、工業文創流
文創+電商
線上門店、商文藝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三、總結
我國文創產業在政府扶持與引導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文化資源為依托,呈現出生機勃勃的發展勢頭。當前文創產業體系不斷健全,文創產品供給質量穩步提升,其產業規模有望持續發展壯大。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