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塑料制品產量波動增長,產業分布具有明顯地域性
塑料制品是采用塑料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生活、工業等用品的統稱,包括以塑料為原料的注塑、吸塑等所有工藝的制品。塑料制品因其優異性能廣泛于房地產、汽車、家用電器、消費、包裝、消費電子、醫療器械等領域,龐大的下游市場為塑料制品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塑料制品產量由2013年的6188.7萬噸增長至2017年的7515萬噸。
2018年,我國塑料制品產量下滑明顯,增速為-19.6%,這主要受中美貿易戰大背景下塑料制品代加工減少影響。2019年我國塑料制品產量快速回升,增速為35.5%,但由于新冠疫情極大制約了塑料制品的加工生產,2020年我國塑料制品產量有所下降,為7603.2萬噸,增速為-7.1%。隨著國內疫情向好以及生產企業積極自救,我國塑料制品行業逐漸回溫,再加上部分生產企業轉產防疫物品以供應急需,2021年我國塑料制品產量超過8000萬噸。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從各地區發展情況來看,我國塑料制品產量集中在華東地區,2021年占比46.2%。此外,華南地區、華中地區和西南地區占比20.4%、12.6%、10.9%。從各省份發展情況來看,廣東、浙江、福建塑料制品產量排名前三,2021年分別為1510.14萬噸、1212.17萬噸、662.07萬噸。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國內塑料制品需求下降,對生產企業營業收入及利潤總額造成負面影響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塑料制品行業發展現狀研究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2022-2029年)》顯示,2016以來,我國塑料制品銷售量跟隨產量波動增長。其中2018年由于國內環保因素嚴格控制再生料用量,再生料需求萎縮,導致塑料制品銷量為近些年來最低,增速為-20.1%。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需求下降對我國塑料制品生產企業營業收入及利潤總額也造成了較大影響。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塑料制品生產企業營業收入為18061.8億元,較上年同比下降20.8%;利潤總額為950.4億元,較上年同比下降29.8%。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后,塑料制品需求逐漸回暖,2021年塑料制品生產企業營業收入提升至21300.5億元,增速為12.8%;利潤總額略提升至1226.3億元,增速為0.9%。
數據來源:工信部、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數據來源:工信部、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為緩解國內市場壓力,我國塑料制品出口快速增多,但面臨兩大風險
從產銷率來看,我國塑料制品產銷率總體保持在97%-98%左右,行業呈現產能過?,F狀。為緩解國內市場需求壓力,我國塑料制品出口規模保持較高速度增長。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數據顯示,2016-2019年我國塑料制品出口金額由356.74億元增長至483.14億元。2020-2021年,我國塑料制品出口金額更是快速增長,這是由于突發疫情下全球防疫防護一次性塑料制品需求呈現爆炸式增長,歐盟為此一度放寬對一次性塑料制品限制期限。但從環保趨勢來看,目前全球已有100個國家或地區出臺限/禁塑法規,國際上對一次性塑料制品污染的長期防治不會因此而發生改變,未來隨著疫情好轉,國內塑料制品出口風險增大。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國際上一次性塑料制品污染防治措施
時間 | 國家地區 | 法律法規 | 主要措施 |
1994年 | 歐盟 | 《包裝及包裝廢棄物指令》 | 量化塑料包裝再利用率、限制塑料袋的使用量 |
2001年 | 愛爾蘭 | 《廢物管理修正法案》 | 2002年起向消費者收取環境稅0.15歐元/個塑料袋,其一年內使用量下降了近90% |
2007年 | 美國舊金山 | 舊金山市規定 | 禁止在超市、藥店等使用塑料袋;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對紙張和/或可重復使用袋的強制性收費 |
2016年 | 奧地利 | 奧地利聯邦環境管理部規定 | 大型連鎖超市停止向顧客提供免費購物袋 |
2018年 | 歐盟 | 歐盟委員會、歐盟議會決議 | 禁止使用塑料棒棉簽、塑膠吸管等10種一次性塑料產品,并由制造商承擔清理廢棄物的費用;2030年前在歐盟區域內將一次性塑料容器和包裝降至零 |
2018年 | 歐盟 | 《歐洲循環經濟中的塑料戰略》 | 到2030年歐盟市場上的塑料包裝全部重復使用,其境內超過50%的廢塑料須回收 |
2018年 | 英國 | 《綠色未來:英國改善環境的未來25年計劃》 | 到2042年底消除所有可避免的塑料垃圾,包括塑料袋、飲料瓶、吸管和大部分食品包裝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同時,我國塑料制品生產企業多為小型企業,據數據,2020年全國塑料制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有16592家,另有10多萬家規模以下企業,這導致行業整體技術不先進,標準不成熟,產品不達標,質量難以到達發達國家對塑料制品的需求,這對我國塑料制品的出口也起著較大的阻礙作用。
數據來源: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我國塑料制品行業對外貿易還處于被動地位,需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改變局面
不難看出,我國塑料制品在對外貿易中仍然處于十分被動的地位。國際塑料制品市場空間很大,在新常態下,塑料制品出口的可持續健康發展離不開行業升級:政府可以頒布相應政策引進國內外高端人才,促進企業發展,提高企業在市場的競爭優勢;頒布相關法律法規督促、鼓勵企業生產可降解塑料制品,引導行業向綠色低碳發展。企業則不能僅局限于發達國家市場,可以加強對一些發展中國家市場的開發,其檢測標準相對較低,從而實現市場多元化并降低貿易風險。此外企業還可利用跨境電商平臺,實現產業信息化,提高塑料制品出口以開拓國際市場。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zlj)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