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CH3OH),別名羥基甲烷,是結構最為簡單的飽和一元醇,因在干餾木材中首次發現,故又稱“木醇”或“木精”。甲醇是一種輕質、易揮發、無色、易燃的液體,具有與乙醇(飲用酒精)相似的獨特氣味,但毒性比乙醇大得多。
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甲醇行業發展深度分析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2022-2029年)》顯示,甲醇的制備工藝主要為煤制甲醇、焦爐氣制甲醇及天然氣制甲醇。目前國際上甲醇總產量中約有70%的是以天然氣為原料。我國“煤多氣少”,因此國內以煤原料的甲醇產能占總產能七成以上。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行業供需
1、供應端:產能產量雙增,但增速整體放緩,落后產能將逐步被淘汰
從2016年到2021年,受到需求拉動,我國甲醇產能產量均呈現逐年遞增態勢。2016年,我國甲醇產能約為7639萬噸,產量約為4314萬噸;到2021年,其產能產量便分別增長至9739萬噸和6728萬噸。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近年來,盡管我國甲醇產能、產量雙雙增長,但是從2018年到2021年,其產能、產量增速整體下滑。2018年我國甲醇產能、產量同比增速分別為6.83%和23.12%;然而到了2021年,其產能、產量同比增速分別下降至3.20%和5.84%。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從近四年的數據對比可以看出我國甲醇產能、產量已過了高速擴張期,增速有所放緩。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我國甲醇有七成以上是煤制甲醇,而煤制甲醇每年每單位甲醇產量CO2排放量約為2.26噸。因此在當今節能減排及雙碳目標大背景下,甲醇產能、產量增長速度也受到一定影響。
我國煤制甲醇實際工業過程中的碳排放情況
指標名稱 | 單位 | 數值 |
CO2排放速率 | Kg/h | 376612 |
全年工時 | h | 7200 |
CO2排放 | 萬噸/年 | 271.16 |
甲醇產量 | 萬噸/年 | 120 |
單位產量CO2排放 | t CO2/t | 2.26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國行業自身發展趨于理性,部分原料結構不合理的、競爭力不強的企業產能被淘汰。2021 年國內甲醇失效產能為248萬噸左右,新增失效甲醇項目包括濮陽龍宇、河北金源、吉林通化、江蘇天裕、徐州偉天等企業的甲醇裝置。目前我國甲醇行業處于產能階段性過剩狀態,未來國內一些高耗能、低效率的甲醇產能轉裝置將被逐步淘汰。另外,受到煤化工上下游一體化及甲醇需求拉動影響,國內甲醇產能、產量將繼續增長。
2、需求端:需求逐年增長,烯烴占比最大,甲醇燃料需求或將被持續拉動
需求方面,由于甲醇應用十分廣泛,不僅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廣泛應用于有機合成、染料、農藥、醫藥、涂料等行業,而且還是性能優良的能源和車用燃料。與氣體能源燃料(氫氣、天然氣)相比,甲醇作為液體更易運輸儲存,是野營、劃船、遠足等便攜爐中廣泛使用的燃料;與同為液體的能源燃料相比,甲醇環保優勢明顯,其易被生物降解且不會在有氧或無氧環境中持續存在,在地下水中的半衰期僅為1至7天,而許多普通汽油成分的半衰期為數百天,而且甲醇可與水混溶并被生物降解,因此其不太可能會積聚在地下水、地表水、空氣或土壤中。所以近年來我國甲醇的表觀消費量呈現逐年遞增態勢。2015年我國甲醇表觀消費量約為4495.57萬噸,到2021年年底便增長至7808.52萬噸。
當前甲醇的應用領域還在不斷拓展中,預計未來我國甲醇消費量將繼續增長。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需求結構方面,國內甲醇需求仍以甲醇制烯烴為主,占比達到50.59%,其次便是甲醇燃料,需求占比達到15.66%。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2021年,生態環境部正式打開甲醇汽車公告申報端口,甲醇汽車被納入國家汽車工業統一管理范疇,甲醇汽車開始進入市場推廣階段,可以看出甲醇燃料具有較大發展潛力。
盡管目前電動化汽車發展的如火如荼,但是現有的汽車動力電池在長途跋涉上仍不占優勢,且現有汽車充電站也不能滿足現有的電動汽車充電需求;與汽油汽車相比,甲醇汽車尾氣排放污染氣體排放量明顯減少,環保優勢明顯,根據的數據,甲醇汽車較汽油車的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排放量分別降低80%、59%和95%。因此短期來看,預計未來甲醇燃料需求或將被持續拉動,但是長期來看,隨著車用動力電池技術的成熟,燃油車被電動車取代趨勢將加速,這也就將會影響甲醇的市場消費。
甲醇汽車與汽油汽車尾氣排放對比情況
類型 | HC | CO | NO |
甲醇汽車 | 9 | 0.045 | 11.6 |
汽油汽車 | 45.6 | 0.11 | 226.5 |
資料來源:貴陽市機動車尾氣監控中心
3、供需平衡:供應相對短缺,市場供不應求狀況加深
從近五年我國甲醇產量、表觀消費量對比及其差值變化情況來看,可以看出我國甲醇長期處于供不應求狀態,且市場供不應求狀況加深。2016年我國甲醇產量約為4314萬噸,表觀消費量約為5197噸,表觀消費量比產量多883萬噸;到2021年,我國甲醇產量約為6728萬噸,表觀消費量原為7809萬噸,表觀消費量比產量多1081萬噸。
2016-2021年我國甲醇產量、表觀消費量對比及其差值變化情況
時間 | 產量(萬噸) | 表觀消費量(萬噸) | 差值(萬噸) |
2016年 | 4314 | 5197 | 883 |
2017年 | 4529 | 5330 | 801 |
2018年 | 5576 | 6287 | 711 |
2019年 | 6216 | 7289 | 1073 |
2020年 | 6357 | 7639 | 1282 |
2021年 | 6728 | 7809 | 1081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對外貿易
1、行業進口情況:進口量呈“M”形上升,進口金額整體波動增長
進口情況來看,從2015年到2021年我國甲醇進口量成“M”形上升。其中以2016年和2020年進口量居多,分別約為880.3萬噸和1300.6萬噸。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
2016年主要是基于國際甲醇供需格局的變化,美國和伊朗成為甲醇新增產能主要來源地。美國方面,隨著頁巖油氣革命的爆發,美國掀起了甲醇擴能熱潮,加拿大和智利的部分裝置逐漸遷至美國;伊朗方面,隨著西方對伊朗經濟制裁的放松,大量產能陸續投放。疊加國內下游需求迅猛發力,烯烴需求大幅上行,而2016年全年國內甲醇各地價格均從千元附近大幅走高,局部漲幅高達100%,在此背景下,該年國內甲醇進口量大幅增長至880.3萬噸。
2020年,我國甲醇進口量再創新高,增長至1300.6萬噸,這仍然是受到國際供需發展不均衡影響,伊朗甲醇產能持續釋放;而我國市場以新型下游需求甲醇制烯烴及燃料需求為主,國際需求則以甲醛、醋酸、MTBE等,另疊加我國新冠肺炎疫控制相對較好,我國成為甲醇需求增量主要集中市場,伊朗甲醇增量流入我國市場。
從2016年和2020年我國甲醇進口量增長原因來看,可以看出我國甲醇進口量受到國際甲醇供需變化及國際形勢影響較大,因此預計未來我國甲醇進口量或將繼續呈波動態勢上升。
進口金額情況來看,從2015-2021年我國甲醇進口額呈波動上升,且2021年進口金額增長幅度較大,這主要是因為2021年國際天然氣價格上漲,天然氣制甲醇原料成本增加,以及疫情期間運輸成本增加,所以在2021年我國甲醇進口量小幅下降之時進口金額還反而增長。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
當前烏克蘭與俄羅斯沖突愈演愈烈,導致歐洲天然氣處于“低庫存、高需求”狀態,這或將成為2022年全球天然氣供應緊張的主要因素,預計今天全球各區域天然氣供需失衡的局面將加劇,受地緣政治影響其價格或將繼續上漲。然而國際上甲醇總產量中約有70%的是以天然氣為原料,因此未來我國甲醇進口金額也將繼續上漲。
2、行業出口情況:出口量、出口金額均呈“W”形增長
出口量和出口金額情況來看,2015年到2021年我國甲醇出口量、出口金額均呈“W”形增長,且其基本與進口量變化情況相呼應,以2016年和2020年出口量為低點。
到2021年年底,我國甲醇出口量和出口金額雙增,分別增長至39.29萬噸和1.38億美元。2020年國內甲醇庫存高,2021年國際開工整體低,甲醇供應偏緊,而我國疫情控制得當,開工復工率較高,因此2021年,我國甲醇出口量、出口金額均得到增漲。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
3、行業貿易逆差:貿易逆差整體擴大
總體來看,由于我國甲醇行業國內市場供應偏緊,需要依賴進口滿足國內消費。所以我國甲醇近年來的對外貿易情況是處在逆差狀態,且逆差金額整體呈增長態勢。2015年我國甲醇貿易逆差約為15.1億美元;到2021年便增長至37.3億美元??梢钥闯鑫覈状假Q易逆差整體擴大。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近六年來,我國甲醇國內市場都處于供不應求狀態。供應方面,我國甲醇主要是以煤制甲醇為主,如今雙碳目標已經確立,甲醇落后產能將被逐步淘汰,其產能產量增長速度放緩。面對日益增長的需求,國內市場現有的供給無法完全滿足消費。因此預計未來我國甲醇貿易逆差或將繼續擴大。(LQM)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